陈锦荣系潮州市知名医师、律师与作家(包括小说家与科普作家)。在医学上,陈锦荣通过9年的中西医大学学习,学贯中西,立了新学说四个:中医正气学、中医邪理学、中医动静学、中国比较医学,并发表数十篇论文于《中医杂志》、《中国中医基础理论杂志》、《中国医药学报》、《新中医》、《现代医学》、《中国医学生》、《广东医学》、《广州中医学院学报》、《浙江中医杂志》、《浙江中医学院学报》、《甘肃中医学院学报》、《亚洲医药》、《中国特色医药杂志》、《中外名医杂志》等刊物。先后出版医学专著有:《医林求新》(新加坡中医药出版社出版,获1992年度潮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)、《岭南百病验秘方精选》(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,获中国中医研究院颁发的医圣怀二等奖)、《中医邪理学》(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,由中医学家邓铁涛题书名)。论文《论中医邪理学的理论基础》获潮州市首届科技论文一等奖。 在法律上,陈锦荣通过自学,于1986年参加全国第一次律师资格统考,考取律师资格,成为一名专长于人体伤害法律的特色律师,先后在《中国律师报》、《律师世界》、《法庭杂志》、《韩师学报》等发表法学论文数十篇,在《潮州日报》发表普法文章数十篇,著作出版《法苑求是》、《情·理·法》、《陈锦荣法制论文集》、《陈锦荣法制特写集》。在担任《中国律师报》特约通讯员时被评为二等奖。兼任潮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法律课,讲授刑法学、法理学、国际法教学。2002年参编《医疗纠纷的对策与防范》一书(任副主编,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),先后担任过潮州市多家医疗单位,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八医院的医学与法律顾问。在医疗纠纷、房地产法学、婚姻法学上有一定的专长。 在科普创作上,陈锦荣先后在《家庭医生》、《祝您健康》、《家庭医学》、《潮州日报》、《汕头日报》、《潮州学生报》发表科普文章,先后主持《中国律师报》“律师保健”;《潮州日报》“潮汕医学谚语”、“潮汕保健药膳”、“健康故事”栏目;主持《潮州广播电视周报》“四季药膳”栏目;《潮州小学生报》“从三味书屋到动物世界”栏目。共发表科普文章500多篇。出版科普专著有:《悬壶小品》(新加坡中医药出版社出版》、《潮汕医学谚语》(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,获广东省科普图书四等奖)、现将出版的科普书为《从三味书屋到动物世界》(已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)。2003年,陈锦荣获广东省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。家庭获得广东省第二届十大书香之家及全国文明家庭的称号。 在文学创作上,陈锦荣先后在文学报刊和其他刊物发表30多篇短篇小说,曾获全国法制小说征文三等奖,广东省法制小说征文二等奖,著有《陈锦荣短篇小说选集》、长篇小说《律师风云》(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,在《潮州广播电视周报》连载)、长篇小说《医生的使命》(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)。 陈锦荣还擅长编辑工作,1984年担任潮州市医学信息组组长时,主编过《潮州医药》与《医学信息报(潮州)》,为一报一刊写了大量的文章。 2001年,潮州市科协、潮州市科委联合举办“陈锦荣科普创作经验座谈会”,同年,潮州视电视台的“潮州好地方”栏目专题“医生·律师·作家陈锦荣”;2004年,潮州市科协、潮州市湘桥区文协、潮州市广播电视周报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八医院、韩山师院三角梅文学社等主办“陈锦荣长篇小说《律师风云》讨论会暨《医生的使命》首发式”。《中国律师报》发表记者文章“‘三星’学者陈锦荣”,《亚洲医药》发表“陈锦荣学术思想初探”,《潮州日报》发表记者文章“陈锦荣和他的医学新学说”。2003年,陈锦荣参加《岭南文化百科全书》写作,负责其中“岭南医学”部份。 陈锦荣的生平传记已收入中外20多部名人录、辞典和人才库。他的人生格言就是“把知识交给人民”。已著书22部,尚在著作有3部医学、法律、文学、科普的书。买书·读书·写书·送书成了他人生的主旋律。
屋主陈锦荣退休后除了继续科普和普法的写作外,还在广东凤州律师事务所当执业律师,每天下午3时至晚上9时,在市区新桥路新河街(原二支渠)新和里41号铺面胃肠专家门诊应诊(门诊电话:2683937,3823937)。 |